香港電影發展史簡述  

        1895111日,史卡丹諾斯基兄弟(Max and Emil Skadanowsky)在柏林的一家大型歌舞戲院展示了一部片長約十五分鐘的影片。但由於他們所設計的放映機過於笨重難以普及,其後盧米埃兄弟發明了一台精巧的電影攝影及播放機(Cinématographe),并以每秒十六格來拍攝影片;這樣的速率在往後的廿年裡成為國際間標準影片平均速度。而被喻為全世界第一部電影正是由這種設備於18933月所拍攝的《工廠下班》(Leaving the factory),并於322日於巴黎的「全國工業促進會」(Société ď Encouragement à IIndustrie Nationale)的開會場合公開展示,其後在18951228日,發生電影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電影放映話動,它的地點是在巴黎葛蘭咖啡廳的房間內,并放映了盧米埃兄弟的十部影片,其中包括《火車到站》(Arrival of Train at station)及全世界首部諧笑片《落湯雞的澆水者》(The waterer watered)等。

 

 

 

 

 

 

 

 

 

 

 

盧米埃兄弟

 

 

        1896年初盧米埃兄弟曾來香港拍攝街景,但并未剪輯成影片。而其後在1898年,美國愛迪生公司的電影攝影師到香港,他們拍攝了香港風景和人物活動,剪輯成《香港商團》、《香港碼頭》、《香港總督府》、《香港街景》四部短片,在美國上映。香港最早的戲院是重慶戲院,而在1907年港人李璋,李琪在香港開設了第一間由港人經營的電影院——香港影畫戲院。從1896年到1903年,香港放映過不少電影,但它們都是很短的紀錄片,每次放映十部以上,直到1903105日,香港才有「成套」的故事片公映,此片名為《基督的受難》,它是1902年法國「百代公司」的出品,導演是 F•齊卡。香港早期(1896年至1903年)放映的電影,最先是法國電影,然後是美國電影。香港早期的電影業(包括電影的製作和放映),全部由外國人包辦,所有權亦全屬他們,中國人并沒有直接參與其事,由於香港早期的電影活動在社會上所引起的作用和影響不大,因此對它的社會意義,還未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地方。

        直至1904年,才有第一個中國人在香港從事電影事業,他就是余順豐。而第一部在香港拍攝的故事片是1909年由亞細亞影戲公司(圖右)製作《偷燒鴨》,它是一部短片,劇情很簡單:一個瘦小的小偷(由梁少玻飾演)偷一個胖商人(由黃仲文扮演)販賣的燒鴨,被警察(由黎北海扮演)發覺,把小偷捉住。而這部片的導演是梁少坡,他是香港第一位電影導演,也同時是第一位男主角。1973年美國人賓杰門•布拉斯基創辦了香港首家電影公司「華美影片公司」并與“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圖左)合作拍成《莊子試妻》,但當此片拍完後布拉斯基把影片帶回美國,因此由香港電影公司製作的第一部電影,只在美國上映而從來沒有在香港面世。在1922年,黎民偉建立了香港首家中國人全資擁有的電影公司—「民新」,并於1924年生產了香港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而在19251926年,省港大罷工爆發,長達十六個月之久,并導致了民新電影廠在香港的製作結束,轉移到上海發展,而且使香港一些剛冒起的電影公司倒閉,少數則轉移至廣州。1930年代,香港的電影隨著黎北海(黎民偉的哥哥)創建「香港電影公司」而開始復甦,而由黎民偉所創立的上海「民新」與幾間公司合併成「聯華影業公司」(圖右)并於1931年在香港建立分廠及成立電影學校——「聯華演員養成所」培訓了一批著名的粵語片導演如黃岱,而該校的名導師關文清(著名導演)更造就了兩位超級影星:吳楚帆和黃曼梨。另外在三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有一個特色就是不少港產粵語片皆是重拍或改編自上海的著名國語片,例如:《胭脂淚》改編自《神女》;《南國姊妹花》改自《姊妹花》等。

        香港在1933年前所出產的電影皆是默片。除了有音樂外,通常有解畫人講解。“據說在1930年期間,在太平戲院放映《火燒紅蓮寺》時,解畫人便有數名之多,配合動作繪形繪聲,效果不錯。”而在1932年,廣州出產第一部局部的有聲粵語片《無敵情魔》;其後亦有第一部全部有粵語對白的粵語片《戰地兩孤女》,這兩部片先後在港上映。在1932年末,香港第一間生產有聲電影的「中華製造聲默片有限公司」在香港招股,并於1935年,香港電影才完全進入有聲電影之年代。

 

        1940年代,香港「大觀影片公司」美國分廠出品的《華僑之光》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體電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革新運動」,他認為若要改善香港電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質素提高,并主張先從劇本著手,才能產生好電影,更羅致了各方各面的技術人員,網絡名符其實的一級演員及一群文字與電影藝術均有專業修養的青年擔任編劇,例如古龍耕、馮鳳歌等人。「南洋」在這次革新運動下創作出《千金一笑》、《怪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來》等名作。其後,香港陷入戰亂時期,「從194112月日本入侵香港并炸毀了大觀電影廠和其他電影設施,1946年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的狀態。」其實自1945年末已有「聯藝」、「華聲」、「聯聲」等電影公司復員,復業,但由於一些主要電影工作者如關文清,吳楚帆,白燕等還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電影製片場地如「南洋片場」、「大觀片場」等受到破壞,已經變成廢墟一片;加上一些製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電影業直至1946年才開始正式復甦。

 

        「港土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200部粵語片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但其實自1946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蕩,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并於1948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1940年代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

 

 

 

 

 

 

 

永華以史詩式巨鑄《國魂》(1948)打響頭炮,由劉瓊(左)飾演文天祥。

 

        踏入50年代,被喻為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由於戰後香港社會還未完全復原,加上大量難民湧入,造成不少嚴重社會問題。而此時的粵語片為了迎合普羅大眾,為市民提供廉價娛樂,故推出不少粗糙濫造的粵話片,這些作品被稱為“七日鮮” ,因為這些影片一個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時亦有不少嚴肅認真之作,例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的小說改編),「中聯」創業於1952年,其創辦人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全都是粵語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吳楚帆,張活游,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立「中聯」有一個共同目標:“拋開脫離現實,內容空泛的粵劇片,生產既娛樂大眾又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意識片。”而在“七日鮮” 影片充斥下致使香港粵語片變得低俗,為了改善香港電影這種粗製濫糙之風氣,一批有志向的電影人如:吳楚帆,吳回,秦劍,高魯泉,紅線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清潔運動」(圖右)去提高影片之質素,改善香港電影之發展。

 

        粵語片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產量驚人,而且類型眾多,有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可謂百花齊放。可是隨著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社會日趨繁榮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傳統粵語片己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故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全盤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現了陳寶珠、蕭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熱潮。

 

 

 

 

 

 

 

 

陳寶珠、蕭芳芳主演的《莫負青春》及《青春阿哥哥》

 

        而同時“其實自1961年「邵氏」在清水灣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國語片的製作已非小本濫拍的粵語片所能及。”而在60年代中最受市民歡迎的莫過於國語武俠片,1967年「邵氏」推出《龍門客棧》和《獨臂刀》轟動影壇,國語片在60年代中開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場之轉變,國語片之衝擊,加上1967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電視的普及吸引了一批觀眾,粵語片之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因粵語片產量下降為了維持發展他拍了許多低成本的粵語色情電影,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導演開始以風月題材作為出發點,拍製了不少情慾電影,色情電影之興起亦成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電影業的一個特色。

 

        1971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時香港電影仍以國語片為主導,直至1973年才再次出現一部新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到了1977年粵語片的產量才超過國語片,故到了1970年代中粵語片才重新興起。

 

        而踏入7080年代的交替期可以說時香港電影發展的一個新里程。一批曾在外國攻讀電影的青年,返港後在電視台取得實際的編導經驗,其後紛紛投身影圈,以西方的拍攝巧創作出不少著名電影,為香港電影製作帶來一次變革,造成所謂「新浪潮」(New Wave)之出現,“這股新力量,這套新觀念,跟香港電影界長久以來的傳統制度和觀念又是那未的不同。他們一旦能夠打入這個圈子,所帶來的新氣象是可以期待的。”這批新進人材亦創作了不少著名電影,如:許鞍華的《瘋劫》、《投奔怒海》,《傾城之戀》、徐克的《蝶變》、嚴浩的《似水流年》、《滾滾紅塵》、方育的《平父子情》、《半邊人》,還有麥當雄、冼杞然、譚家明等人。而部分電影如嚴浩的《似水流年》、徐克的《蝶變》等更被選入二十世紀中文電影一百強,與經典電影《清宮秘史》等齊名。這批新進為香港電影注入新的元素,為香港電影注入當代感性、都會氣息,也為香港電影帶進現代化之局面。「新浪潮帶來了技術革新,題材的多樣化,以及大量對電影技術藝術熱心無比的新人全面投入電影界,香港的商業電影從而獲到更現代化的新面貌。」

 

 

 

 

 

 

 

滾滾紅塵》

 

 

 

 

 

 

 

 

 

 

 

 

 

《似水流年》

 

 

 

 

 

  《半邊人》

 

 

 

        時至今日,香港電影陷入低潮,這無疑與創作者的方向有關,他們從市場利益為著眼點,推出一些低俗搞笑電影,使影片變得無主題、無內涵,與50年代中那些「七日鮮」電影無分別。故此港產片若要有所作為,必先解決這種低俗濫拍之風氣,提高影片之質數,重新定出一發展方向,為香港電影帶出一條新路。